一見,帶你看世界。
1起拍價189.9萬元!海南農(nóng)墾大院一棵黃花梨枯樹抵一套房
近日,從海南農(nóng)墾機關物業(yè)資產(chǎn)管理處獲悉,海墾集團旗下資產(chǎn)農(nóng)墾東大院花梨枯樹已經(jīng)獲得海口市城市管理委員會砍伐批復,進入資產(chǎn)拍賣程序。
海南冠亞拍賣在2018年7月20日上午10時在公司拍賣廳對這棵花梨樹進行公開競拍,拍賣起拍價為189.9萬元/整體。
相關負責人介紹,已邀請海南黃花梨協(xié)會的專家進行資產(chǎn)鑒定,該樹5m以下通材至根,心材預計有330市斤;樹5m以上20cm樹徑支叉約3m,心材預計有129市斤;樹10cm下支叉,心材預計有50市斤。
此次拍賣標的為干枯的海南黃花梨樹,按現(xiàn)狀“凈價”進行拍賣。由于該株黃花梨大部分已干枯,真正可用的材料有多少并不能完全確定,評估時采用的是鉆孔的方法,來判斷鮮心材有多少。
有人注意到,該株黃花梨樹干上有人工鉆孔痕跡,每隔半米左右都會有一個直徑約半厘米的圓孔。這種評估方式只能提供預估的數(shù)據(jù),可能多,也可能少,參與拍賣有一定賭的成分在內(nèi)。
拍賣成交后,由買受人自行砍伐、運輸,產(chǎn)生所有的費用均由買受人承擔,買受人須在移交后3日內(nèi)將拍賣標的砍伐并運離現(xiàn)場。
附注:海南黃花梨(中文學名:降香黃檀)是五大名木之一,以其獨特的木質(zhì)和花紋深受人們喜愛,不僅是古玩市場上的寵兒,也因其珍稀性,被列為國際二級瀕危保護植物。
(來源:中國木業(yè)網(wǎng))
2泰國東北部本月連續(xù)查獲交趾黃檀走私案件
據(jù)泰國《國民報》The Nation 2018年7月16日報道,當天(星期一)中午12點45分,軍方和內(nèi)務部官員在該國東北部的四色菊府(Si Sa Ket Province)甫信郡(Amphoe Phu Sing)懷塔蒙鄉(xiāng)(Tambon Huai TaMon)萬拍儂猜(Ban Phanom Chai)的一條道路上截獲一部小型運輸卡車,車上的65片、總計約1.35立方米交趾黃檀(Siamese Rosewood)被沒收,同時被查獲的還有毒品甲級苯丙胺(methamphetamine),這包括了3粒藥丸(Pills)和400毫克冰毒(Crystal meth)。在同時被截獲的一部摩托車上,還繳獲了手鋸和電鋸各一臺。嫌疑人承認是中間人委托他們進行這些珍貴木材的運送,然后轉(zhuǎn)賣給一個木材商,但他們并不知道木材商的身份。
四色菊府在泰國的位置 來源 維基百科 Wikipedia
甫信郡(Phu Sing)在泰國四色菊府的位置
另據(jù)《國民報》The Nation 記者衛(wèi)契特·米沙瓦(Wichit Meesawat)2018年7月5日的報道,7月5日當天,泰國準軍事巡邏隊和地方官員在該國最東端的烏汶叻差他尼府(Ubon Ratchathani Province)截獲40枝交趾黃檀(Siamese Rosewood)原木。
編號為2301的巡邏隊長官阿披拉達蓬·基拉提猜塞上校(Colonel Apirattapong Kiratichaiset)向記者介紹了事件經(jīng)過,根據(jù)先前情報,有非法紅木木材被試圖從老甘鄉(xiāng)(Tambon Lao Ngam)萬康仔碼頭(Ban Kham Jao pier)準備渡過湄公河(Mekong river)走私到鄰國老撾(Lao PDR),最終警方在坡曬郡(Pho Sai district)一處河邊地點處停留的一輛三菱帕杰羅車(Mitsubishi Strada G-Wagon)內(nèi)查獲了這些木材,但總共有4-5名走私犯罪分子已經(jīng)逃逸。
泰國法律嚴格禁止交趾黃檀這類珍貴木材走私進入鄰國,但因為近年來這種木材的供應劇減,在目的地國家的價格出現(xiàn)大幅上漲,所以在泰國本地就有人開出兩倍于原先收購價的酬勞來雇傭非法木材走私犯罪分子繼續(xù)鋌而走險。
烏汶叻差他尼府(簡稱 烏汶府)在泰國的位置 來源 維基百科 Wikipedia
坡曬郡(Pho Sai)在泰國烏汶府的位置
7月5日事件現(xiàn)場 來源 泰國國民報 The Nation
(來源:泰國國民報)
3血檀(Mukula)被建議要求進入CITES公約附錄II監(jiān)管的文件已現(xiàn)即將舉行的CITES植物委員會第24次會議議事日程
近日,在CITES植物委員會公布的第24屆會議(PC24)議程中,出現(xiàn)了將血檀木材(Mukula)列入CITES公約附錄II的建議
根據(jù)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mào)易公約組織(Convention on International Trade in Endangered Species of Wild Fauna and Flora,CITES)所公布的日程,該組織植物委員會(The Plants Committe)第24屆會議(PC24)將于2018年7月20日、21日、23日至26日在瑞士(Switzerland)日內(nèi)瓦(Geneva)舉行。
其中在2018年6月25日所公布的植物委員會第24次會議(PC24)有關豆科玫瑰木類木材樹種 [Rosewood timber species--Leguminosae (Fabaceae)] 第19段議事第2部分文件內(nèi)容如下所示。
原始文件用語:法文 。
譯文如下:
植物委員會第24次會議19.2段議事文件
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mào)易公約組織
第24次植物委員會會議
日內(nèi)瓦(瑞士),2018年7月20日、21日、23日至26日
物種具體事項
玫瑰木類木材樹種(豆科)
非洲中南部干旱稀疏樹木林地(米揚博森林)內(nèi)的血檀(紫檀屬樹種)木材國際貿(mào)易
1. 本文件由德國和比利時的科學機構*提交。[*本文件中使用的地理名稱并不意味著CITES秘書處(或聯(lián)合國環(huán)境規(guī)劃署)就任何國家,領土或地區(qū)的法律地位或其劃界問題表達任何意見。文件內(nèi)容的責任完全由原作者承擔。]
2. 本文件的依據(jù)是CITES第17屆締約方大會關于豆科玫瑰木類樹種的第234號裁定{Decision 17.234 on Rosewood timber species [Leguminosae(Fabaceae)]},并已致函植物委員會。{17.234裁定內(nèi)容如下:植物委員會應當:a)在第17屆和18屆締約方會議之間的常會上審查有關豆科玫瑰木類樹種國際貿(mào)易的第17屆締約方大會第62號文件[CoP17 Doc. 62 (Rev. 1)]及其附件中的裁定草案;并b)根據(jù)這份文件[CoP17 Doc. 62 (Rev. 1)]中的提議內(nèi)容和CITES已經(jīng)明示的玫瑰木類樹種的國際貿(mào)易經(jīng)驗,提出有關玫瑰木類木材樹種的建議,以供即將到來的第18屆締約方大會作為考慮。}
背景
3. 近10年來,玫瑰木類木材樹種(Rosewood timber species)及其近似類樹種的國際貿(mào)易增長劇烈,玫瑰木(Rosewood)的需求方主要來自亞洲市場,用途是家具和細木工,其背景是當?shù)氐膫鹘y(tǒng)紅木文化 [Hongmu (紅木) sociocultural tradition]。
4. 由于亞洲一些國家中產(chǎn)階級的需求,紅木家具業(yè)(Hongmu furniture industry)仍有發(fā)展,但是多年來,這個行業(yè)面臨著傳統(tǒng)用材來源供應一直下滑的現(xiàn)實,這包括東南亞地區(qū)及其他熱帶地區(qū),如西部非洲和馬達加斯加;長期過度采伐的幾種當?shù)丶t木類樹種現(xiàn)在面臨滅絕的危險,且最近被列入CITES附錄II。此外,奢侈品家具行業(yè)在過去幾年中受益于投機性投資,2014年,該行業(yè)的中國某領袖表示,他預計未來幾年,奢侈品家具及其原材料木材的價格將繼續(xù)升值(王滿,中國林產(chǎn)工業(yè)協(xié)會,2014年)。
5. 自2011年以來,環(huán)繞赤道的中部非洲和南部非洲干旱稀疏樹木米揚博林地(Dry Miombo forests)內(nèi)的多種紫檀屬Pterocarpus 樹木所構成的商品木材——血檀(Mukula)的商業(yè)交易顯著增長,這些地區(qū)范圍包括從安哥拉(Angola)至莫桑比克(Mozambique)及之間的部分國家。由于血檀木材重硬、顏色深紅而鮮艷,因而成為亞洲傳統(tǒng)紅木類木材的上佳替代樹種,并逐漸為奢侈品家具制作行業(yè)所采用。[注釋:中國的《深色名貴硬木》標準(QB/T 2385-2008)將數(shù)種紫檀屬Pterocarpus 木材列入其中,并有部分屬于紅木(Hongmu);本段中認為血檀由數(shù)種紫檀屬木材組成的觀點尚需商榷,因為這類木材已經(jīng)被認為來自單一樹種染料紫檀Pterocarpus tinctorius,原先被認為存在的其他樹種都已經(jīng)被歸并入染料紫檀。]
6. 在最近的5年時間里,中國市場對血檀(Mukula)的需求出現(xiàn)了異乎尋常的增長,特別加劇了贊比亞(Zambia)和剛果民主共和國(Democratic Republic of the Congo)境內(nèi)針對這個樹種的采伐。
7. 過去5年內(nèi),有關部門已經(jīng)在數(shù)個血檀原產(chǎn)地國家調(diào)研記錄了數(shù)千立方米該類木材,這些國家包括贊比亞(Zambia),剛果民主共和國(Democratic Republic of the Congo),莫桑比克(Mozambique),馬拉維(Malawi),安哥拉(Angola),但并不能得到精確的數(shù)據(jù)資料。
8. 在某些地方,伐木作業(yè)的合法性和可持續(xù)性可能存在問題。農(nóng)村人口的極度貧困使得伐木不受控制地擴大成為可能,對他們(非洲鄉(xiāng)村居民)來說,中間商提出的購買價格是一筆無與倫比的意外收獲,盡管在外界看來,這個價格低得令人沮喪。
9. 雖然血檀(Mukula)木材的獲取影響到了紫檀屬的幾個樹種,但是,不管是伐木者,還是在國際木材市場,它們都沒有被明顯區(qū)分。經(jīng)驗觀察表明,其中的一些物種種群在其范圍內(nèi)的許多地區(qū)顯著下降,且境況嚴重。[注釋:本段中認為血檀由數(shù)種紫檀屬木材組成的觀點尚需商榷,因為這類木材已經(jīng)被認為來自單一樹種染料紫檀Pterocarpus tinctorius,原先被認為存在的其他樹種都已經(jīng)被歸并入染料紫檀。]
10. 由于血檀(Mukula)這類物種在其目前被大量開采的森林中所占有的生態(tài)地位導致伐木使得其間環(huán)境發(fā)生重大變化,故此類樹種種群的衰退成為關鍵因素,這事實上引發(fā)干旱森林轉(zhuǎn)變?yōu)闊釒Р菰ㄒ粋€非常脆弱的生態(tài)系統(tǒng)),并涉及到所有環(huán)境影響。
結論
11. 必須制定一個現(xiàn)實、并基于科學方式的戰(zhàn)略,以減輕無序的血檀砍伐向國際市場銷售這類木材的壓力:從科學的角度去了解所涉及的資源,摸清血檀采伐鏈條的運作情況,并確定在次區(qū)域范圍內(nèi)受影響最嚴重的國家實施林業(yè)法規(guī)框架內(nèi)的管理方案。
對植物委員會的建議如下
在第17屆締約方大會第234號裁定(Decision 17.234)的實施中,邀請植物委員會參加
— 將受血檀木材(Mukula)國際貿(mào)易商業(yè)性壓力影響的紫檀屬Pterocarpus 樹種列入CITES公約附錄II的潛在可取性進行評估;
— 鼓勵提高對所涉及物種的了解,以評估其種群狀況,并更好地了解目前獲取木材對國際市場供應的影響;
— 鼓勵CITES締約各方支持關于上述各要點的科學研究。
參考文獻
Cerutti, P O et al. (2018) Informality, global capital, rural development and the environment: Mukula(rosewood) trade between China and Zambia. Research Report. IIED, London and CIFOR, Lusaka.
Forests Trends (2014), Evolvement of Hongmu definition and consumption, document présenté à l’atelier international ? Promoting Legal and Sustainable Trade and Investment of Forest Products ?, Shanghai, 2014
Freeman, S. (2017). 5th Annual East Africa Timber Trade Stakeholders’ Forum: Progress and Innovations-Exploring the Role of Private Sector in Reducing Illegal Trade in Timber and Non-Timber Forest Products. TRAFFIC and WWF, Unpublished Report.
Jiang (2011).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Hongmu Culture in China, Document présenté à laconférence ? Proceedings of the Art and Joy of Wood conference ?, Octobre 2011, Bangalore, Inde.
QB/T 2385-2008, Light Industry Standard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luxurious dark hardwood furniture), 2008, 20 pages.
Wang Man (2014), Hongmu Market in China: Development State and Future Trend, document présenté à l’atelier ? Promoting Legal and Sustainable Trade and Investment of Forest Products ?, Shanghai, 2014.
4北京陷入看海模式,600歲的紫禁城為何從不懼暴雨侵襲?
北京連續(xù)幾天的暴雨,排水系統(tǒng)紛紛告急,北京城再次陷入看海模式!
北京城里卻有一座600多年的古建筑——故宮!
全身而退!沒有出現(xiàn)積水!
是的,北京故宮真是再次驚艷了世人一把!
面對如此暴雨,故宮幾乎沒有什么積水!!!
為何?
據(jù)院長單霽翔介紹,紫禁城建造之初,對排水系統(tǒng)進行了精準測量、精密設計和精細施工。京城北依燕山、東臨渤海,地形北高南低,因此水向東南流。
紫禁城的地面順應北京地區(qū)地理環(huán)境,整體走勢亦呈北高南低、中間高兩邊低,而且略有坡度。其中紫禁城北門神武門地平標高46.05米,南門午門地平標高44.28米,南北地平高差約2米,這一坡降為自然排水創(chuàng)造了有利條件,使積水能緩慢排泄。
另外,紫禁城內(nèi)的排水溝渠全部通向內(nèi)金水河。內(nèi)金水河又與紫禁城城墻外側(cè)52米寬的護城河相連,之后同周邊的外金水河、中南海等水系相通,消納紫禁城的雨水。
從地勢上看,北京北依燕山,東臨渤海,西北高東南低,所以水向東南流。從紫禁城來看,北門神武門地平標高46.05米,南門午門地平標高44.28米,差約2米。其排水設施充分利用了這一地形特點而建。
疏通各個宮殿院落的排水系統(tǒng)有干線、支線,有明溝、暗溝、涵洞、流水溝眼等,經(jīng)過精心測量、規(guī)劃設計和施工,每年固定時間淘挖養(yǎng)護。值得一提的是,在城外安排了完整的排水系統(tǒng),減輕了城內(nèi)的負擔。
紫禁城外至少有三道防線
一是明內(nèi)城護城河及大明濠、太平湖;
二是西苑太液池和后海;
三是外金水河和紫禁城的筒子河(護城河)。
▲內(nèi)金水河
▲外金水河
▲筒子河
▲后海
這些河渠一方面可用于城市供水,另一方面汛情之下亦可用于排水,先在外圍保證不至于大量雨水和山洪流入紫禁城。
內(nèi)金水河是紫禁城的內(nèi)河,在紫禁城西北角樓偏東的南河幫上,有一石砌券洞,便是內(nèi)金水河流入宮內(nèi)的進水口,設有控水閘,可以控制水位高低,遇汛則可以關閉。
按照專家的說法,內(nèi)金水河所引為西郊玉泉山水,因西在五行中屬金,“金生麗水”,故名金水河,“由神武門西地溝引護城河水流入宮內(nèi),沿西一帶經(jīng)武英殿前,至太和門前金水橋下,復流經(jīng)文淵閣前至三座門,從鑾駕庫東南出紫禁城。”
內(nèi)金水河全長2000多米,河幫、河底通用白石鋪砌。河道曲折蜿蜒,或隱或現(xiàn),傳流整座紫禁城。不止用于美化環(huán)境、欣賞魚藻,在興建施工時,它是建筑用水的來源,而平時也是作為城內(nèi)井水之外,消防用水的來源。
紫禁城內(nèi)大小90多個院落,通過本院的排水溝道,利用北高南低的地勢就近排入地下暗溝,最后都匯流于內(nèi)金水河,再至東華門南隅的水閘流出,與外金水河匯合。
▲紫禁城地下排水示意圖
紫禁城占地面積72公頃,庭院都是中高邊低、北高南低,遇雨首先流入四周房基下的石水槽,亦即明溝。臺階或建筑物之類的障礙物則都開有券洞,亦即溝眼,方便地面水穿過障礙物。
地面或明溝的水再通過入水口流入地下。入水口多為方石板鏤雕成明清銅幣(大錢)形,即外圓中方鏤成5個空洞,可以進水,稱作錢眼。
▲排水溝槽及“錢眼”
以故宮前三殿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為例,前三殿建在8.13米高的三層臺基上,臺基四周欄桿的底部,有排放雨水的孔洞;每根望柱下還有一個雕琢精美的石龍頭,名曰“螭首”,其口內(nèi)為鑿通的圓孔,也是輔助排水的孔道。每逢雨天,雨水從1142個排水孔噴出,呈現(xiàn)“千龍噴水”景觀,逐層下落,流到院內(nèi),使得臺面無積水。臺基四周設有石槽排水溝。
前三殿、后三宮都有一條南北向的御路。東西六宮等院落也都有南北向的甬道。御路、甬道均為中間高兩邊低的形式,順其地勢,雨水能夠直接從中間向兩邊排水。
▲故宮的御路、甬道均為中間高兩邊低的形式
如當太和殿的御路確定后,為使排水流暢,在鋪砌地面前還要確定水流方向并找好坡度,將雨水匯集到東西兩側(cè)的排水明溝,又稱荷葉溝內(nèi),引入院東南角的水溝門,經(jīng)泊岸下的暗溝流入內(nèi)金水河。
東西六宮諸院落之間有長街相隔,甬道又把院落分成兩個排水區(qū)域。
因為殿宇樓閣、假山亭臺、魚池花木的存在,御花園是故宮排水最復雜的地方。具體做法是先以御路將御花園分為東西兩個排水渠,其間再細分若干小排水渠。以每個小區(qū)域的最低點作為暗溝的入水口。暗溝相互連通,再與園外干溝貫通,形成地下排水網(wǎng)絡。
▲太和門前內(nèi)金水河涵洞
在故宮北城墻內(nèi)、紅宮墻外,即東西聯(lián)房前,有一條東西向的大干溝,深約1.5米,寬約六七十厘米。上蓋長方形石板,每隔20多塊石板就有4塊石板,兩邊鑿出四個豁口,對在一起則是16個小洞,以便雨水漏入。溝西端與城隍廟內(nèi)的金水河相通,雨水則泄入該處。東端則沿宮墻向南延伸,成為南北縱向干溝,雨水流入清史館的金水河段。
除此之外,還有3條南北縱橫直接進入內(nèi)金水河的溝渠。一條在東六宮冬眠和寧壽宮的夾道里,北通神武門內(nèi)的緯溝,往南繞過御茶膳房往東,再往南注入文華殿東面的內(nèi)金水河。其中又經(jīng)分叉,西穿奉先殿南群房。由西南墻角穿出。自箭亭東側(cè)往南,由文華殿西墻外注入內(nèi)金水河。
第四條南北溝渠自乾清門院內(nèi)的西南角穿出,橫過內(nèi)右門穿入養(yǎng)心殿南庫,然后由南庫穿出隆宗門外,往南折,至武英殿東面的斷虹橋處注入內(nèi)金水河。
另外,東一、東二、西一、西二長街等小巷內(nèi)都有短距離的南北向縱溝,分別接通乾清門內(nèi)和乾清宮后向東、西泄水的緯溝和各宮廷院落的緯溝,利用中央高、四周低、北部高、南部低和某些小溝的中間高、兩端低的自然跌落,迅速將雨水匯總,排入內(nèi)河,流出宮外。
總體來說,紫禁城內(nèi)整個排水系統(tǒng)經(jīng)過統(tǒng)籌規(guī)劃,設計營造了主次分明、明暗結合的龐大人工排水網(wǎng)絡,疏通各個宮殿院落的排水系統(tǒng)有干溝、支溝,有明溝、暗溝,有涵洞、流水溝眼等眾多排水設施。歷年固定時間淘挖養(yǎng)護,幾百年來排水效果良好,無論雨量多大,并無積水之弊。
(來源:哲匠之家)
5《如果國寶會說話》第二季25件國寶7月23日起播出!
由中央電視臺、國家文物局聯(lián)合攝制,央視紀錄頻道承制的百集紀錄片《如果國寶會說話》第二季,于7月13日在中國國家博物館舉行發(fā)布會。
▲《如果國寶會說話》第二季發(fā)布會現(xiàn)場
▲《如果國寶會說話》第二季先導片 同樣的精彩
《如果國寶會說話》第一季的反差萌海報深受大眾喜愛,而第二季反差萌海報再次給觀眾帶來了驚喜。跪射俑的“放低自己”、長信宮燈的“照著你”、熹平石經(jīng)的“比修刻”、錯金銅博山爐“云的計算”、曾侯乙編鐘的“Duang”等等,國寶們用最親切時尚的語言與觀眾對話。
本季節(jié)目中,25件戰(zhàn)國到秦漢時期的國寶將陸續(xù)與觀眾見面。相比第一季,《如果國寶會說話》第二季有三方面突破:
一是文物選取范圍進一步擴大,文物類型更加豐富。在第一季的陶器、玉器、青銅器之外,新增了漆器、石刻、簡牘、織錦等文物類型,反映了戰(zhàn)國至秦漢時期生產(chǎn)力的發(fā)展變化。
二是與文博單位合作更加緊密,更加貼近文物考古專業(yè)學術前沿。共有來自全國50多家博物館參與支持拍攝。
三是進一步加大了新技術的應用,如高精三維數(shù)字掃描、高清平面信息采集、多光影采錄技術、表面微痕提取技術、數(shù)字拓片、數(shù)字線圖、多光譜采集等,突破了傳統(tǒng)攝影的視角束縛,強調(diào)文物本體信息,呈現(xiàn)出更豐富的動畫演示。
第二季將于7月23日起,在央視一套、四套、九套、國際頻道,以及各大視頻網(wǎng)站同步上線。
5分鐘視頻!5集連播!5天連放!
(來源:文博圈)
- END -
【提示】正大新聞版權歸屬正大所有,如有轉(zhuǎn)載,請說明出處